我校召开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申报动员会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科研重大项目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我校科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申报重大项目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近期,我校召开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申报动员会。出席会议的有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聂伟,科研处处长支运波,科研处副处长蓝涛,原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专家叶长海,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专家陆军,中青年专家李伟、张素琴,各系、二级学院负责人代表,相关教师以及工作人员。会议由科研处处长支运波主持。
科研处针对我校科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研究特点,对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安排,包括申报方式、申报条件和时间节点等要点进行了汇报,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原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专家叶长海教授高屋建瓴,对学校的科研现状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学校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潜在科研力量,并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这对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叶长海教授总结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宝贵的申报经验,从“战略”与“战术”层面双管齐下,对课题选择、标书写作、内容规划、团队组织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踊跃申报重大项目。叶长海教授还指出,重大项目申报要做到致力于将“文件”与“题目”“吃透”,并在子课题设计、研究框架等方面“多下功夫”。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专家陆军开宗明义地指出,重大项目选题要紧密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明确“问题导向”“行业导向”“学科导向”,不仅要解决“老伤”,诊断“新病”,而且要“看得准”“看得深”。陆军教授结合自身的成功经历,就申报书的撰写思路给出了重要指导:如在标书写作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前期成果的概括;综述撰写则须避免尊己卑人以及遗漏代表性成果等情况;难点与创新点则要以精准的语言提炼。陆军教授还针对我校的独特优势为申请者“把脉开方”,建议申报者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并重视实践性研究以及案例研究。
中青年专家代表李伟、张素琴先后分享了申报、参与重大项目的体会与心得,就研究方向、时间安排、写作技巧等方面介绍了申报书的撰写要点。交流发言环节,与会教师积极向专家求教,现场气氛热烈。之后,科研处副处长蓝涛梳理了近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的立项项目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聂伟作总结发言和工作部署。聂院副院长强调,要提前做好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申报的谋划工作,体现“有服务的科研”到“有规划的科研”和“有管理的科研”转变。课题申报方面,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有“抢班抢标”“虎口拔牙”的勇气;在学校层面,通过国家级项目与平台的重要引领,固化学校的特色优势和学科建设成果,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聂伟副院长充分肯定了我校中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动员会的热情。他指出,申报项目的过程同时也是理顺学术思路,组团建队形成新的学术共同体的过程。聂伟副院长鼓励在座教师,重大项目“赛道”“没有输家”,项目申报要“从‘零’开始”打开思路,“跨区、跨段位、跨学科”,开阔视野“跳出上戏”“跳出上海”,凸显我校的优势与特色,并就团队组织、项目设计、研究目的等维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殷切的希望。最后,聂院副院长对未来的科研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并对下一步申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计划和要求。(图、文/科研处)